相信每個交換生在國外的期間,都會把握時間去體驗國外新鮮有趣的生活,去體驗那些你在台灣、甚至是以觀光客的身份去旅行也沒有辦法做到的,而到各國擔任志工就是其中一種非常特別的經驗。
前兩年我在歐洲交換時曾在丹麥的時尚高峰會擔任過五天的志工,這五天時間不長,卻大大打開了我的視野,也在這個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中體驗到非常不同的國家民情,所以把我在哥本哈根的旅行、志工心得(文化衝擊)打成文章和大家分享 🙂
Table of Contents
哥本哈根,丹麥
比起歷史悠久的古城堡、色彩鮮豔的房子(和小美人魚),哥本哈根最吸引我的是它的現代化與設計感。
哥本哈根,一個在我從沒想過會來拜訪的城市。老實說一開始對哥本哈根這個城市並沒有什麼期待,但很慶幸這次透過志工的機會拜訪這個城市,大大打開了我的視野!
現代化設計
第一天出機場就立刻被路上的現代建築吸引了目光,沿途經過如階梯般狀的公寓建築、雄偉又有設計感的雙子星飯店、最後到有著像咖啡廳設計的小木屋青旅。第一天完全覺得自己是個台灣來的小土包子,眼睛睜得大大的左顧右盼這些富有設計感的建築物。
公共空間非常舒適的青年旅館:
北歐一向是以設計著名,我們對於北歐的認識往往也是從IKEA開始的,但直到你有機會走在北歐的街道上,你才會了解什麼叫做「以設計著名」。
在這裡,空間與建築的設計會讓人感到很舒適,在街上有設計感的店家也琳瑯滿目。會讚嘆北歐的設計不只是因為外觀時尚好看,更是因為他們所營造的環境與動線規劃讓人可以完全享受在這樣的氛圍裡面,以創造最佳體驗為理念,讓人在整個場域裡的心情總是能保持很愉悅舒服的。
設計並不是遙不可及的事物,而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從大到有著"黑鑽石"之稱的丹麥皇家圖書館,小至在學校裡的圖書館,都讓我對這個國家的設計品質與品味刮目相看,空間的規劃讓人能享受在舒適的氛圍中。
丹麥皇家圖書館:
大學裡的圖書館:
在大學裡的圖書館結合了誠品書店般的閱讀氛圍、寬敞的展覽場地、充足又設備齊全的討論空間,讓學生能專注在學習本身,而不用分心去顧慮設備、場地的問題。(回台灣後發現政大新蓋的達賢圖書館也有那種令人身在北歐的錯覺,非常喜歡!)
除了現代設計外,永續發展也是在哥本哈根很重視的一個元素,永續發展跟設計一樣,儼然已經成為這裡人們的生活態度。他們所追求的已經不只是良好的物質環境,更是提升整個社會的生活型態。
例如在機場的電視牆上大大的打著「2025達到碳中和」的廣告,像是在告訴人們這不只是口號喊喊,而是他們會用最大力量去執行這個計畫。下半部的志工經驗中,就有一段讓我非常印象深刻的永續生態討論:
丹麥青年時尚高峰會 志工經驗
丹麥的時尚高峰會(Fashion Summit)會分成成人組與青年組,而我這次參加的是為在哥本哈根設計與科技大學(Copenhagen School of Design and Technology, 簡稱KEA大學)的青年時尚高峰會(Youth Fashion Summit)。
兩者的差別主要在於規模大小以及參與對象。Fashion Summit會在能融入千人的地方舉行,與時尚品牌的代表、CEO進行演講與談話,而票價聽說也不便宜;而Youth Fashion Summit則是辦在大學裡給青年的,用工作坊的形式一邊小組討論、一邊舉辦有關時尚、永續的演講。最後會pitch並選出一組優勝,能前往Fashion Summit的舞台將想法呈現給上千位觀眾。
志工工作內容
這次的工作經驗是在FB上交換生的社團裡看到一位學姊分享的,雖說學姊分享了很多難忘的經驗(還與知名的時尚界人士合影),但是我必須要老實的說,在當志工的時候真的沒做什麼!除了第一天早上幫參與者報到,之後就是一大堆閒閒沒事的時間。而且同一個時段的志工人數滿多的(大約5–6人) ,又沒有甚麼事情,因此我們幾乎都是在聊天休息。
但是!雖在工作上沒有特別的體驗,但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還是大大的開拓了我的視野,底下跟大家分享我最大的兩個收穫:
收穫
1.「我們的所作所為,都要為環境負責」的永續精神
不知道是否因為來參加這種活動的人都比較有永續觀念,或是西方人普遍如此,anyway,從聊天過程中都可以發現他們對於自己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及所作所為是否會影響到環境:
🌱「這件衣服材質是否會對環境有害?」
記得當時聊到衣服材質的時候我幾乎沒說什麼話,因為這個話題對我來說很陌生,是一件完全沒有想過的事。
在和志工們聊天時發現他們也對於材質與環境的影響很有想法。一位華裔女生曾因工作的關係到新加坡出差時,她非常不能理解當地公司只在乎利潤、而不注重產品對環境的影響。因為在她工作的環境裡,公司注重產品對於環境和人類健康是很基本的事情。
另外兩位哥倫比亞的時裝系學生說,他們在選擇衣服材料的時候不會選擇棉,而是有機棉,因為單純的棉對人體並不是那麼好的材質。而他們也表示他們非常不喜歡某個品牌的衣服(台灣人很愛的品牌,就不透露是哪間了),原因就是這間公司衣服的材質其實對環境並不好,他們不想使用這些會間接傷害環境的材料。
而雖然我參加的是時尚高峰會,但其實他們花了更多的時間在探討"如何在永續發展的基礎上發展時尚產業?"從中就可以發現,在發展商業的同時不造成環境負擔已經是他們生活的準則,並不是一個新的觀念。而這是我過去在買衣服時絕對不會考慮到的事情
然而相反的,大部分亞洲人在買衣服的時候注重的是穿起來舒不舒服、小資族可能更在意划不划算,但很少會去顧慮買這件衣服的材質與製作方式會不會對環境有影響。當然,並不是在歐洲就人人都會關注服飾產業與環境。但我想,在這裡會把這件事情看成是big issue的人普遍較多,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在這裡有更多的人不只是追求物質,而是整個社會生活的品質。
不過現在台灣也的確有越來越多人看到這個議題,例如這個把二手牛仔布再利用的團隊Story Wear,就是在傳遞著「減少時尚產業造成的污染,就從你身上的衣服做起」的理念。
🌱「為什麼要用塑膠袋?」
另外也分享一個讓我感到很尷尬的話題,就是塑膠袋。
華裔女生跟我們分享了他一個「很特別的經驗」,就是她在新加坡出差時居然看到「有人用透明塑膠袋拎著咖啡」感到非常不解,甚至為此發了一篇IG限動,這時另個義大利女生也驚訝的說"Why??他們沒有手嗎???"她甚至說出"Asia is sooo beyond."這句話(她說的時候我頭上瞬間跑出三條線)。我原本還安慰自己說「台灣應該沒有人用塑膠袋裝咖啡吧?」,結果沒想到隔幾個月回國後,就看到一個拿著透明白色塑膠袋裝咖啡的人。
經過那次的聊天,才意識到現在在台灣逐漸被正視的議題 ,早已是某些國家的人所不能理解的作為。買手搖杯為什麼一定要用塑膠袋拎著?中午買便當5分鐘的路程為什麼要用塑膠袋?拒絕這些習慣也是我上大學後才改掉的,在這之前完全把它們視為理所當然。
雖然不同地區人民使用東西的習慣,也會因為交通方式、購買物品的差別而有所不同,且某些時候的確需要塑膠袋的幫助會比較方便(例如騎機車)。然而更多時候其實僅是短短的幾分鐘路程,但我們並沒有意識到使用這些材料的必要性是否存在,我們常常都只是因為習慣、或店家給了就拿,而因此浪費一個塑膠袋。
生活是一種選擇,你希望有怎麼樣的生活,就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在歐洲生活了一段時間,再回去檢視自己原本所習慣的生活方式,就會發現其中有許多不能理解的地方,然而我們已經習以為常。
這也是為什麼當那個女生說出"Asia is so beyond"的時候,我無法立即反駁的原因。
2. 「組織裡由相同國家的人組成很無趣」
發現另一個很有趣的事情,就是組織裡成員背景多元對他們來說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
到了歐洲發現很多人都是離開家鄉到別的城市工作與學習,而且待過的地方是真的不少。如果只由某一特定區域的人(例如英國人)組成一個群體,那某些人甚至會覺得好像有點無聊。他們期望在不同的場合中,都能與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語言與背景的人有更多接觸的機會。(以上是從某些志工們那邊得到的,並不能代表每個人的立場,但也是因為接觸到這些想法讓我收穫良多)
而相對的,亞洲或台灣的環境就好像比較封閉一些,要在求學與工作階段就遠距離的遷移到世界各地並不是大部分的人都可以做到。可能也是這個因素,讓我們面對不同的文化會有更大幅度的適應範圍。
舉例來說,華裔德國女生就分享了她在工作上遇到的疑問。她說許多亞州人特別喜歡歐美人士,覺得他們比較厲害,對待他們的方式也不一樣。她不理解為什麼亞洲人不論是不是在工作上,都對歐美人士有著某種特別的崇拜。
如果大家能意識到每個文化都是"多元性"底下的一個小元素,那麼人們崇尚某一文化、或是貶低某一文化的現象想必也能隨之減少,而達到真正的平等與多元吧!
結語
第一次到北歐,以志工的角度來了解一個新城市,讓我體驗到了一次不一樣的旅行。這和單純的旅行不一樣,因為你看到的是更多有關這個城市、這個地區人民的價值觀與信念。
真心鼓勵大家在交換期間,可以多多參加不同類型的活動、累積不同的經驗,同時能讓自己看到更大的世界!這次旅途遇到的人事物都讓我感受到北歐對於生活品質的重視,不禁也會希望家鄉的生活能融入更多這樣的元素。希望透過自己的選擇與行動,為自己所生長的環境帶來一些改變!